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余健:奋斗在文物保护第一线 让沉睡千年的文物重新“活”起来

信息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5-26    浏览次数:108

川网传媒·首屏新闻成都5月25日讯(记者 何佳欣)清理泥土、加固象牙形状、覆盖保鲜膜……近日,在三星堆文物修复室内,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正对从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出土的象牙进行清理修复工作。

由于象牙保护是世界性的难题,出土后由于失水速度加快,容易开裂、风化。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三星堆博物馆内专门设立了象牙修复室。这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十分严格,温度在18℃左右,湿度70%。

“三星堆文物的修复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材质,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更先进的技术。目前的修复检测方式有扫描电镜、拉曼光谱仪、X光衍射和X光探伤。通过多种科技手段结合,也可以为后续修复工作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2004年,余健开始就职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从事青铜器、铁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已有18年。目前主要负责博物馆藏品管理、陈列展览、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以及金属器、玉石器、陶瓷器等文物本体的保护修复工作。

2003年,余健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不管有多大的挑战,他始终坚定信念,保持初心,18年如一日地投身文物保护工作中,为使中华文明能够更多更完整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不懈奋斗。

“文物修复是一个枯燥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工作人员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坐得了‘冷板凳’,最重要的是要热爱这一行。”在余健看来,自己手中的是有上千年历史的古代珍品,虽然有的已经破碎不堪,充满岁月伤痕。但他要做的就是用手中的一切工具和技术,让这些文物复归原形。“每看到经过自己修复过后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台,展示在大众面前,心里就有一阵满足感。”

“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作为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负责人,余健平时主要负责全馆内外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业务工作的开展,承接并负责完成多项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的实施、验收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和开展了25个省内可移动文物修复工作项目,包括仪陇文管所、绵竹博物馆、什邡博物馆、盐亭文管所、茂县羌族博物馆、绵阳市博物馆、德阳市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多个文博单位的文物修复工作。保护修复承接项目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等共2915余件。

作为陈列保管部负责人,2016年,余健负责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项目的实施,三个项目共下达国保资金3225万元。预防性保护项目为博物馆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平台,改造展厅灯光和展柜,全面提升了三星堆博物馆的预防性保护能力。

身为一名党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余健严于律己、恪尽职守、认真负责,脚踏实地。近年来,在开展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的过程中,他牵头组建文物保护修复团队,在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同时,发挥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特长,为博物馆培养了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文物修复队伍。

“近五年来,三星堆变化巨大,无论是硬件设施的提升、专业人员队伍的建设,还是展陈的提升、文物保护发展等方面。”余健感慨道,如今,在三星堆博物馆从事文物修复的队伍日益壮大,从最初的两三个人,变成了如今的十多个人。以前三星堆博物馆在节假日最多接待7000人次,通过近年来的发展,节假日每日接待游客达2万人次。

作为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余健希望今后自己能带领团队,继续在文物修复领域上取得更多成绩,为丰富展厅展览、宣传、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开展更多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科学研究,提升三星堆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形象,增强三星堆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图片由余健提供)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