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倡导“慢生活”还需营造“慢环境”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19-05-22    浏览次数:319

    如今的快节奏不是人的生活态度决定和造成的,而是被“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挤压出来的。若想“慢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理念,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还须给人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慢环境”

    □汪昌莲

    据报道,近日,成都市发布了由天府绿道串联的五大主题100条“慢游”旅游线路,让游客体验“慢生活”。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成都加快构建特色化、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举措。

    如果要给成都加一个形容词,那一定是“慢”,最美的风景,莫过于这里的“慢生活”。成都人常说的一个词是“巴适”,慢节奏的悠闲是成都的名片,遍地开花的茶馆就是最好的体现。“慢游”,是人们向往的一种“慢生活”。然而,必须正视的是,在现阶段,“慢生活”毕竟还是少数人群的一种生活态度,他们对人生高度自信,拥有掌控快乐人生的能力。相对而言,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和普通市民来说,“慢生活”还是一种奢侈品。正因如此,尽管一首《成都》风靡全国,但多数人还无法真正享受到悠闲的“慢生活”。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说,“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问题是,如今的快节奏不是人的生活态度决定和造成的,而是被“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挤压出来的。可见,若想“慢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理念,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消费品,还须给人们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慢环境”。

    事实上,人们是否能够享受到“慢生活”,首先取决于经济环境和时间环境。试想,一个整天为自己及全家老小温饱问题劳碌奔波的人哪有条件追求“慢生活”?同样,一个人整天被工作岗位和任务指标所困,长年累月加班加点,哪还有精力去享受“慢生活”?

    如何提供一个“慢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国家应加快出台工资分配改革方案,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待遇,不断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同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稳定和降低物价,增强公众的消费能力,使更多的人群基本具备享受“慢生活”的经济“慢环境”。在时间环境方面,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劳动者可自行调节和安排的带薪休假日,以避免集中休假带来的景区和交通拥堵;特别是采取强制措施,监督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规范和约束节假日加班行为,让人们拥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享受“慢游”。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